江大益生菌与爱尔兰APC合作发表两篇高水平综述
自2012年以来,围绕益生菌的基础理论与生理功能、肠道微生物与肠道菌群等方面,双方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先后有多名博士研究生前往APC开展合作研究,与Paul Ross教授、Catherine Stanton教授、Paul O’Toole教授、John Cryan教授、Colin Hill教授、Susan Joyce教授等一起推动了中、爱之间的科技合作创新,联合发表37篇SCI论文。Paul Ross教授、Catherine Stanton教授不仅是“益生菌与肠道健康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科技部)”的国际专家,也于2018年获得国家外专局批准的高端外国专家项目。基于双方的良好合作,Paul Ross教授荣获2019年“江苏友谊奖”。2019年Paul Ross教授和Catherine Stanton教授应邀赴北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
近期双方针对肠道菌与健康、益生菌的定植发表了两篇高水平综述:
(1) 题目:Crosstalk between sIgA-Coated Bacteria in Infant Gut and Early-Life Health (sIgA包被肠道细菌与生命早期健康)
作者:Mengfan Ding, Bo Yang*, R. Paul Ross, Catherine Stanton*, Jianxin Zhao, Hao Zhang, Wei Chen*
期刊:Trends in Microbiology [IF:13.546]
时间:2021年2月15日
内容解读:
① 肠道内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包被(sIgA+)的细菌种类,依宿主的年龄和饮食差异等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且同种细菌中sIgA+和sIgA-的菌株可以同时存在,目前还没有确定sIgA+的核心细菌组成;
② sIgA+细菌可以从母体的肠道转移到母乳中;
③ 婴儿肠道sIgA+细菌组成呈时间依赖性,并受宿主遗传背景、喂养方法和生产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④ 特定的sIgA+细菌可能与新生儿的疾病发生相关;⑤ sIgA+细菌可通过独特的模式调节新生儿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发育。
(2) 题目:Gut Colonization Mechanisms of Lactobacillus and Bifidobacterium: An Argument for Personalized Designs (益生菌定植的模式、机制与预测)
作者:Yue Xiao, Qixiao Zhai, Hao Zhang, Wei Chen, Colin Hill
期刊:Annual Review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F:8.96].
时间:2020年12月11日
内容解读:
① 益生菌菌株肠道定植具多样性和种属特异性,受菌株适应环境(宿主、肠道共生菌群)机能的影响;
② 来自菌株的影响因素包括转录遗传特征、代谢活性、结构特性如粘附蛋白、免疫原性、协同效应和自然进化史;
③ 宿主因素包括遗传、免疫选择如IgA和抗菌蛋白、上皮细胞应答NF-kB通路等;
④ 饮食干预包括合生元或添加共生菌群不可利用物质促进定植;
⑤ 可采用不同非线性模型可选性回归算法对菌株定植进行预测,并利用菌株移植实验做出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