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是胃酸?总是胃痛?总是恶心?还有口臭?!
有没有想过,你可能不是吃坏了肚子,也不是吃多了积食,而是感染了它——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是一种螺旋形、微需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而它,却也是目前所知的唯一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微生物种类。
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之一,它产生的多种致病因子会导致胃黏膜损害,进而引发胃溃疡等更严重的疾病。更可怕的是,它的感染有可能会引起消化道溃疡、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疾病。
然而让人心累的是,很大一部分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并没有任何症状和体征!据悉,极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人群的感染率高达50%~90%,特别是卫生环境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而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人Hp感染率已到40%~60%!

(那啥,小益我就先写到这儿了,我要去医院检查一下!拜!拜!)
众所周知,胃是一个强酸性环境——胃黏膜细胞分泌的胃酸可使其pH达到1.0~2.0,所以人们一直以为,没有什么微生物能在这种极端环境中生存下来.......直到1982年澳大利亚的Marshall和Warren从人体胃黏膜中培养出了幽门螺杆菌,大家才意识到,胃病可能和这货有关!

在胃中,组织细胞会分泌一种碱性粘液覆盖在胃黏膜的表面,来保护胃壁免受胃酸的伤害。而幽门螺杆菌的聪明之处就在于,它们会游到这个碱性粘液中,并在靠近胃黏膜上皮的环境里定殖下来,同时为了保护自己,它们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尿素酶,将尿素分解成氨,使局部环境pH上升,从而免受强酸的侵蚀。而这些氨类物质和菌体代谢产生的各种毒素能够直接毒害机体的胃壁黏膜细胞,使之发炎、红肿、萎缩甚至癌变。胃黏膜细胞在受损之后,分泌粘液的能力也会下降,在这种保护变弱的情况下,各种硬质食物、胃酸等都可能划伤或侵蚀胃壁,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目前,针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测方法有很多,如活组织镜检、幽门螺旋杆菌的分离培养、快速尿素酶试验、尿素呼气试验、尿氨排出试验、血清学试验以及多聚酶链反应等。大多数情况下,医院采用的方法都是特异、快速的且无创伤的。

幸运的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感染幽门螺杆菌是可以被治愈的。目前最常见的治疗方案是联合用药方法,如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三联疗法,根除率可达80%。此外还有含铋剂的四联疗法、序贯疗法、伴同疗法、镶嵌疗法等。
而美中不足的是,用这些方法治愈之后仍存在着一定的复发率,因此,在平时生活中还是预防为妙啊!
国际上普遍认为,幽门螺杆菌是外源性的,而人类是唯一的传染源,其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口-口”传播、“胃-口”传播和“粪-口”传播。
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首先我们可以采用分餐制或者减少使用公筷。家人之间避免互相夹菜,以免交叉感染。大人将咀嚼后的食物喂给孩子的做法也要尽量避免。(啊?那我们一起吃饭的乐趣在哪?!)
其次,作为食物载体的餐具的卫生也非常重要,比如,可使用消毒柜对清洗后的餐具进行再次消毒。
此外,还要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不吃不洁食物,不喝生水,一定要防止病从口入!
(想跟我吃饭?想跟我约会?先给我做检查去!否则小手儿都不给你拉一下!)
那么,除了这严(sang)格(xin)苛(bing)刻(kuang)的预防措施和痛苦的药物治疗外,还有没有什么更方便更安全的预防或者缓解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方法吗?
答案是,当!然!有!(感谢神奇的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礼物!)
我们将在下期隆重介绍它:一个胃肠道的小天使,幽门螺杆菌的小敌人,乖巧优秀得就像别人家的小孩儿一样的益生菌——植物乳杆菌CN2018!
绝!对!值得期待!
未完待续
投稿邮箱:shishengshian@163.com
我们在这里等你哟~

文稿编辑:尹一婷、韩啸
责任审核:海阔天空
网站编辑:F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