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资讯

动态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动态资讯>>动态资讯>>正文

    寻菌之旅—内蒙古

    发布时间:2017-10-20    点击:[]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幅员辽阔,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全国总面积的12.3%;全境主要分布有汉族、蒙古族,以及满族、回族、达斡尔、鄂温克等49个民族,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广阔的土地上资源储量丰富,有“东林西矿、南农北牧”之称,草原、森林和人均耕地面积居全中国第一,稀土金属储量居世界首位,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草原牧区。

     


    采样目的

     

            内蒙古的地域辽阔使其在在发酵食品上很有特色,西部地区的小吃以米制品为主,代表食品是酸粥,东部则多肉食,如烤羊、羊肉松等,各类奶制品和马奶酒则是内蒙古各地通行的美食。从东至西不同的食品分布使内蒙古发酵食品丰富多彩,从而形成了天然的乳酸菌生境。因此我们从西至东分别选择了鄂尔多斯,魏家峁以及正蓝旗三处进行了样品的采集。从而挖掘内蒙古微生物资源,为丰富乳酸菌而采集样品。

           酸粥是一种酸甜可口, 含有少量酒精的生米发酵食品, 在我国的内蒙古西部地区较为流行。原料以糜米、江米、大米为主,通过加入引子发酵后,淀粉的含量有所增加,脂肪、蛋白质和灰分的含量逐渐减少,游离脂肪酸的含量也有所增加,形成了酸粥特有的风味。

           奶制品是内蒙随处可见的美食,在正蓝旗草原上我们直接前往游民作坊,采集最天然的奶制品。

     


    采样过程

     

           九名采样员兵分三路,前往鄂尔多斯市,魏家峁以及正蓝旗进行采样。

           在鄂尔多斯市,我们主要采集了酸粥泡菜,并记录下采集点周围的环境。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我们入户进行了其他样品采集。我们一共采集了12处样品,在采集过程中,我们对酸粥的历史,制作工艺以及保存方法等有了深入的了解。酸粥的制作原料各家各户不尽相同,在店铺中主要以江米、碎大米、玉米糁等为主,而在居民家中有些会加入黄米,糜米因为口感较差,很少有人使用。在原料中加入酸浆室温发酵24h,再将发酵后的酸米煮沸制成酸粥,发酵后的生酸浆则被保存于4℃的冰箱中以备后用,贮藏期可达数月。

           在正蓝旗,我们在向导的带领下采集奶制品,包括奶酪、奶豆腐、奶皮子等。奶豆腐是蒙古族牧民家中常见的奶食品。用牛奶、羊奶、马奶等经凝固、发酵而成,形状类似普通豆腐,味道有的微酸,有的微甜,乳香浓郁,常泡在奶茶中食用。

     


    此行收获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本次采集我们从东至西,收获了丰富的样品。奶制品以及酸粥作为自然发酵而产生的美食,为我们提供丰富的微生物资源。

           此行也增长了知识,以酸粥为例,在鄂尔多斯以及魏家峁两处采集的酸粥,在原料上选择就有些许的区别,除了传统了江米。大米以外,还有人家加入了玉米渣、高粱、南瓜、红薯等来制备。两处酸粥的发酵剂也各不相同,有自然发酵的, 也有加卤水、发酵面团或传统酿制的酸奶作为“引子”的。

    因时间有限,我们只采集了部分地区的传统发酵食品,待样品分析后,我们期待对内蒙其他发酵食品进行全覆盖补充采样。


     

    本期编辑:唧唧菌
    责任审核:海阔天空


    欢迎广大读者投稿以及建言献策

    投稿邮箱:jup@jiangnan.edu.cn

     


           


     

    爱我,从关注、点赞、评论和转发开始!

     



    上一条:首届益生菌、肠道微生物与人体健康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

    下一条:江大益生菌@正在保研的你

    关闭